
CHINA DAILY 文章譯文:
從1月24日(農歷除夕夜),湖北日報攝影記者柯皓便離開家,投入到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此后,他一直沒有回過家。
他帶了個被子,裝了些換洗衣物,住到酒店。因為他知道,一旦進入到診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拍攝,他需要進行自我隔離。
從柯皓不定地點的拍攝軌跡可以看出他夜以繼日的工作痕跡,他用相機記錄著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1月24日晚上11點,他記錄了一條隧道關閉,這是城市交通關閉的標志之一;1月26日凌晨3時許,他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拍攝第一批運抵武漢的海外醫療物資;2月1日,在金銀潭醫院,他記錄了3名危重病患康復出院的一刻。
柯皓三次走進隔離病房,每次的見聞都震撼和啟發著他。拍攝過程中,我很緊張。我仔細環顧四周、小心翼翼地移動,擔心會影響醫務人員的工作。我同時拍攝了照片和視頻,只為了記錄醫務工作者在一線戰斗的珍貴時刻?吗┱f。
柯皓經歷了許多難忘的時刻。預約采訪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時,他和其他記者等了9個多小時,因為張院長太忙了。
當他后來得知,57歲的張定宇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時,柯皓非常震驚,差點放下相機。
在采訪武漢肺科醫院重癥監護室主任胡明時,柯皓也深被感動。采訪途中,胡明接到一個電話,告知他在醫院重癥監護室當醫生的好朋友被感染了,胡明流下了眼淚。
(網絡上報道的)哭泣的那個醫生,反映了疫情最真實的一面。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但醫護人員的工作更艱難,更危險?吗┱f,每次他去醫院,都會深深被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感動。
1月29日,《湖北日報》刊登了一篇署名柯于明(柯皓父親)的文章。文章說:除夕夜根本沒有過年的味道。我們桌上有六菜一湯,但我的長子沒有回來。那天,我是唯一知道他又去醫院采訪拍攝的人,我們非常擔心。當時人們盡量避免去醫院,但他選擇朝相反的方向走!
柯皓說,有同事看到這篇文章,問是不是說的他。
直到那時,我才知道我的父親寫了這篇文章,我的家人每天都在擔心。他說。
柯皓從來沒有和家人一起享用這六道菜。除夕夜,他完成工作后,獨自在酒店里吃了一碗面條,自我隔離。
環境很危險,但醫務人員和很多其他部門的同事一直堅守在前線。他說。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能克服困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柯皓部分攝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