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觀的生活解讀之一
知榮明恥去濁取清---疏撈工劉玉梅的平凡追求
記者 蔡華東 張曉峰
致讀者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大家十分關心的熱點話題。本報按照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思路,采寫了9篇以身邊人說身邊理,以生活觀折射榮辱觀的報道,意在對"八榮八恥"作更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解讀。今起陸續推出。
引子:剛當上疏撈工那陣,劉玉梅覺得丟人,干活時總是壓低草帽遮住臉;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糞池中,她帶領伙伴們清理污穢,疏通城市"經脈",大方而自豪。
這樣的生活演進過程,也是劉玉梅校正、確立自己榮辱觀的過程。
對于武漢市洪山區的了解,沒有人比劉玉梅更"深入"。作為區水務局女子疏撈班班長,她熟悉主次干道上那3300多個窨井、18.3公里明溝、300多公里地下水道,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
8月4日上午,雄楚大街獅城公寓門前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溢。接到電話,劉玉梅率11名隊員10分鐘內趕到。5米多深、黑洞洞的井底臭水翻騰,氣味刺鼻。劉玉梅二話沒說,穿上防水服,熟練地沿井壁而下,十幾秒鐘后,她大半個身子已泡進污水中。
這就是劉玉梅的日常工作。從22歲到45歲,她已與污泥濁水打了23年交道,內心也經歷著23年的凈化。
當年劉玉梅第一次下井時,嘔吐不止,正巧被一位熟人看到,調侃道:"你怎么當上'地下工作者'了!"
"疏撈工作的臟、苦、累,常人難以想象。那時候覺得干這行很低賤,心里挺自卑。最害怕碰到熟人、朋友。"劉玉梅坦言,她曾想到辭職。
就在她決定辭職的前幾天,珞洪社區一居民樓管網堵塞,糞水倒灌,疏撈隊員們撬開好幾個化糞池,忙了一整天,終于排除險情。第二天,居民們敲鑼打鼓送來大紅感謝信。劉玉梅至今記得上面的幾句話:"十年沉疴一日除,60戶人家甩包袱,我們從此結束了跳木板進樓道,一樓住戶不能進衛生間的歷史。一條下水道,連著千萬戶,城市一分鐘也離不開你們!"
這些熱乎乎的話語讓劉玉梅感到溫暖:"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職業光榮。"
一次,她在魯磨路疏通明溝,突遇暴雨,渾身淋得透濕,一位大嫂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褲幫她換上。
一次,清理完路邊的化糞池,一位老大媽特意從家里牽出水管,為她沖手洗臉,并用毛巾替她拭去衣服上的污物。
點滴積聚的溫暖,消融著胸中的塊壘,升華著精神境界,產生了對職業的認同。她留在了疏撈班。8000多個日夜里,她和同事們一起,累計清理地下垃圾8000多噸,疏通地下涵管1.5萬公里,從一普通女工,成長為共產黨員、班長、武漢十大女杰、湖北省勞動模范。
8月5日,記者隨劉玉梅走進她的窄小工棚,只見墻上掛滿"千辛萬苦除惡臭、一心一意為人民"之類的錦旗,柜子里塞滿一封封疊起來的感謝信。"將來條件改善了,我要設個榮譽室,請疏撈隊員的家人、朋友都來參觀,讓他們分享我們城市美容師的光榮。"
女子疏撈班里剛"入行"、年齡最小的楊冬俊,也在經歷劉玉梅當初的"陣痛",下一次井,惡心得好久吃不下飯,可她滿有信心地說:"有班長帶著咱們干,我能挺過去!"
編輯點評:《菜根譚》有云:"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矣。"劉玉梅,這個普通的女子,能執守23年疏撈生涯,在最"低微"處干出一番事業,源于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一身臟換來萬家凈,值得!辛勤勞動,光榮!
巾幗玉梅,啟悟人生,啟悟吾輩!
榮辱觀的生活解讀之五
勞動光榮生活美麗---女司機王靜的人生感悟
記者 趙洪松 周芳 通訊員 張鳳華
引子: 顛簸的駕駛臺,是王靜的人生舞臺,也是王靜美麗的源泉。
8年間,這個愛車像愛自己女兒一樣的女司機安全行車51萬公里,點點滴滴節油4萬余升,成為聞名遐邇的江城"節油王"。一切,只因她植根于心靈深處的"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意識。
"啊,節油王!"12日,武漢市578路公交車上,一位認出王靜的乘客有些驚訝:"名氣這大了,還在開車子?"
"么樣不開?我要開到老嘞!"王靜甜甜一笑,坐直腰板,輕踩油門,車子平穩起步,駕著一個"龐然大物"穿行繁華街市。
首義路正在修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橫在眼前。"坐好啦!"王靜回頭提醒乘客,當乘客小心地抓好扶手時,車子只輕輕起伏了幾下,就爬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一個來回,80分鐘,進出數十個站點和紅綠燈,200多次起步,王靜沒踩一個急剎,精心按著自己摸索出來的"慢起步、柔進擋、中速行、緩進站"的節油秘訣做。
這是個難得的涼爽天氣,車子以35公里的時速平穩行駛著,好幾位乘客在車上打起了盹。伴隨拂過的清風,在后視鏡里看到睡著的乘客,她滿足地笑了。
"前些時,幾熱喲,你吃得消?"
"蠻熱,衣服汗透了,靠著發動機的腿長了好多痱子和熱痘,裙子都不敢穿了。"
"這么辛苦,不想換份輕松的工作?"
"離開方向盤,就離開了我的土壤。"王靜說。
王靜的丈夫肖非也是一名普通的公汽司機,對妻子的榮譽他既高興,又平靜。"其實,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在辛勤勞動,但不是每個人都像王靜這樣出名了。所以,不管出不出名,不管別人么樣看,都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
"她把開車的勞動,看作享受,經常幫助同事,總把自己調好的節油車換別人的虧油車。"同事王艷說,光環下的王靜仍然和以前一樣熱心樸實。
換虧油車,經濟上多少有些損失。王靜夫妻倆每月工資加起來不過2000多元,還要供女兒冰冰上學,可她并不計較。
探訪王靜的家,房子不大,但裝飾得溫馨雅致。一年前,夫妻倆拿出所有積蓄,賣了原來的小屋,換了這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
"有的人想少做事多拿錢,雖然我們錢也不多,但靠雙手勤勤懇懇勞動,也蠻快活。"王靜樂呵呵地端出切好了的西瓜。
一旁的冰冰悄悄告訴記者,她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熱干面,還佩服媽媽,有那么大的毅力把一件普通的工作干得這樣好。她說,她心目中,媽媽最漂亮!
編輯點評:高爾基說:"我知道什么叫勞動:它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勞動創造了世界,同時也創造了人類文明。我們身邊這美麗的世界,不都是勞動的結晶嗎?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不能再普通的日子,王靜快樂而充實?鞓吩从谒羁汤斫鈩趧拥囊饬x,源于她實踐著質樸的榮辱觀。
榮辱觀的生活解讀之七
大道惟誠無信不立---"蔬菜大王"蘭貴娥的價值觀
記者 吳華清 曾遺榮
引子:蘭貴娥做生意,從提籃小賣起家,發展到遍布武漢各大超市。
她說,自己只是個賣菜的,文化不高,最大的資本是顧客的信任;仡^看自己走過的路,發現吃虧也是福,有失必有得的樸素想法,也完全符合"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榮辱觀。
看這車間多亮堂,有近千平方米呢!過去的蘭貴娥想都不敢想。
生在農村,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幫媽媽在武漢車站路集貿市場賣菜。每天蹬三輪車到15公里外去進菜,數九三伏,沒一天歇息。
苦雖苦,蘭貴娥從不打顧客的歪主意。有人給菜灑水、夾帶爛菜葉、玩秤,她認為那太缺德。做生意嘛,圖個來回,別讓人看低了。
蘭貴娥的菜一保鮮嫩,二不玩秤,三不使假,不貪"玩巧"的小利,卻贏來了顧客。誠實守信的品質,使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做成了全省最大的蔬菜配送公司,人們稱她"蔬菜大王"。
說話間,迎面走來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人。一打聽,他是暑期在此打工的大學生陶焱珠。小陶說,蘭老板是個值得信賴、值得托付的人。明年暑假,他要介紹更多貧困同學來這里打工。
聽了這話,蘭貴娥接過話茬--
這些伢們不容易呀,需要人幫一把。經?吹綀蠹埳系堑,一些黑心老板,想各種法子克扣、拖欠學生工錢,這種昧良心的事我做不出來。
我們談好了,在這兒打工月工資是800元,不過到發工資的時候,我會往信封里多放200元?吹剿麄冮_心的笑,我真比自己上了大學還高興。
生意是做不完的,做人才最重要。我相信,用善心對人沒錯。盡管我賺錢不多,但還是給員工修了寬敞明亮的宿舍,讓他們吃好睡好,過年時派車送他們回家。他們信任我,舍不得離開公司,大部分人跟隨了我十幾年。
"她這人就是不怕吃虧。"這時,一直跟在蘭貴娥身后的丈夫李祥插話。他講述了在黃陂區李集鎮發生的一起紛爭:
去年,武漢市農業局在當地推廣"一菜兩用"技術,讓農民把雙低油菜的菜薹摘下來作蔬菜賣,以增加收入?傻讲宿吩撜臅r候,因為市場行情變化,使做收購菜薹生意的人要倒貼,誰愿意做這樣的買賣呢?他們想到了蘭貴娥。
蘭貴娥心里有數,可還是一口答應下來。
第一天,春雪飄飄的凌晨,蘭貴娥開車去收菜。菜農們半信半疑,不愿下地摘菜,車沒裝滿。第二天,嘗到甜頭的菜農很快就將蘭貴娥的車裝滿了。兩輛車不夠裝,緊急調來一輛,仍然吃緊。
沒等丈夫把話說完,蘭貴娥搶過話頭--
我這人不會講豪言壯語,可那天對著激動的菜農,我高喊:鄉親們,別著急,有多少我們收多少,我們是講信用的,請你們放心!
晚上10點多鐘,在人們的歡呼聲里,我開去第四輛車,收下所有人的菜。"那次我是虧了一些錢,但換回了菜農對市場、對生產的信心,這種回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賣了菜薹,當地油菜每畝增收1500元。今年,這種油菜的推廣面積由1萬多畝增加到了3萬多畝。
上個月西瓜不好賣,我也虧本幫瓜農賣過瓜。算了,這事就不說了?吹睫r民喜悅的眼神,我就很滿足。
編輯點評:北宋思想家張載這樣解釋"誠信":誠善于心之謂信。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意為人的內在善意和良心。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蘭貴娥堅守著誠實和善良,利及他人,也成就了自我,折射出這個社會人心向善的主流。
上一篇:第十七屆獲獎作品:責任造就公信力
下一篇: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揭曉 湖北11件作品獲獎
Copyright © 2004-2021 www.chikyu-y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湖北傳媒網 鄂ICP備14006387號-1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 電話:027-88568125
久久综合-亚洲无码在线,亚洲精品,性欧洲精品videos,琪琪无码午夜伦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