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記協《關于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和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評選工作的通知》(記協發[2009]8號文)要求,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擬推薦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綜合廣播頻道總監王彬同志為我省參評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人選,F對王彬同志的情況予以公示:
王彬,男,漢族,湖北浠水人,1964年10月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2002年被聘為高級記者,2007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F任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編委、新聞綜合廣播頻道總監。(詳細材料附后)
如對王彬同志的材料有不同意見,可在本公告公布之后的5天內向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反映。反映情況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具體真實,以便于調查核實。
公示期間,設立專線電話、公示郵箱。電話號碼為:027-88568124。郵箱為:hbja888@163.com
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2010年5月10日
附件4
長江韜奮獎參評者報送表
報送單位 |
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
類別
(請劃勾) |
長江
系列 |
記 者
(√) |
新聞節目主持人
( ) |
新聞播音員
( ) |
韜奮
系列 |
編 輯
( ) |
新聞評論員
( ) |
新聞節目制片人
( ) |
校 對
( ) |
參
評
者
情
況 |
姓名 |
王彬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64年10月 |
民族 |
漢 |
黨派 |
中共 |
籍貫 |
湖北浠水 |
職務 |
正處 |
職稱 |
高級記者 |
新聞工齡 |
25年 |
單位 |
湖北廣播電視總臺 |
手機 |
13707188548 |
地址 |
武漢市解放大道1237號 |
郵政編碼 |
430022 |
獲獎作品(1件) |
標 題 |
發表時間 |
體裁 |
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
1997年11月8日 |
錄音報道 |
何時獲何獎 |
獲獎等級 |
1997年度中國新聞獎 |
二等獎 |
推薦單位意見 |
報送單位意見 |
領導簽字:
(蓋單位公章)
2010年 月 日 |
領導簽字:
(蓋單位公章)
2010年 月 日 |
上級黨政主管部門意見 |
(蓋單位公章)
2010年 月 日 |
一個無愧于時代的廣播記者
——介紹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綜合廣播總監王彬
王彬同志1985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分配到原湖北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先后在湖北電臺宜昌和武漢記者站任駐站記者,湖北電臺記者部記者組長、新聞部《焦點時刻》節目組長,湖北臺編委、新聞采訪部主任,2002年被聘為高級記者,2007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F任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編委、新聞綜合廣播頻道總監。在20多年的新聞采訪生涯中,王彬同志忠于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作風扎實,勇于獻身、善于創新,成果豐碩,成為湖北廣播宣傳的領軍人物和優秀媒體管理者,在湖北新聞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在20多年的廣播新聞實踐中,他采、編的新聞作品有80多件獲得湖北廣播獎以上獎勵,其中中國新聞獎7件,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14件,湖北新聞獎一等獎32件,湖北新聞佳作獎3件。獲獎數量和檔次,在湖北新聞界位居前列。他個人先后獲得了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先進工作者、湖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湖北省廣播電視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5年入選湖北省委宣傳部第一批“五個一批人才”,2007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第四屆湖北新聞名人。他領導的湖北電臺新聞采訪部先后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抗擊非典新聞宣傳先進集體。他擔任總監制的《焦點時刻》節目被評為全國首屆廣播電視十佳新聞專欄、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新聞工作先進集體。擔任總監三年來,湖北廣電總臺新聞綜合廣播共有250多件作品獲得省以上新聞獎勵,其中中國新聞獎4件、中國國際新聞獎2件,中國廣播影視大獎4件、提名獎5件。
礦井深處,他用正義彰顯堅持真理的崇高信念
王彬同志曾經多年擔任《焦點時刻》節目組長!督裹c時刻》是一個公眾關注度很高的輿論監督節目。2001年8月,聽眾舉報赤壁市某煤礦發生一起透水事故,礦主和當地政府欺上瞞下,草菅人命。王彬同志帶領記者進行了歷時七天的調查。他們深夜進礦區,貓腰爬行到隨時可能垮塌的、200多米的礦井深處查看事故現場;面對跟蹤盯梢和恐嚇電話,他們毫不畏懼,走訪當地幾家殯儀館,尋找遇難礦工的骨灰,獲得了黑心礦主草菅人命的鐵證;他們徒步深入山區,走訪失蹤礦工的家屬。正是憑著這樣一股執著的精神,他們查清了所有細節,令企圖掩蓋真相的人無可辯駁。他們就此事寫出的報道《赤壁市興隆煤礦透水事故的前前后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新華社發表的評論《從一起煤礦事故看基層干部作風》說:“這樣一起重大事故的真相竟是幾位記者查明的,記者的采訪作風與當地干部的工作作風形成鮮明對照!
參加工作至今,王彬同志始終保持著一種熱愛人民、同情弱者的赤子之心。在他個人的獲獎作品中,90%來自火熱的生活一線。參加工作不久,他就主動要求下基層當駐地記者,申請常駐開工不久的清江隔河巖水電工程工地,多數時間和工程建設者一起住民房,睡潮濕、悶熱的帳篷。走上領導崗位后,始終堅持在火熱的一線帶隊伍,煉精兵、身體力行“三貼近”。2002年和2003年,他連續兩年組織并帶領記者開展“青年記者進農家”、“與打工者同行”等報道活動,帶領記者親身體驗、真實記錄農民工的生活,被群眾稱為真正的“親民新聞”。湖北省委宣傳部對這一報道給予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新聞界推廣了他們的經驗。
沖鋒舟上,他用生命詮釋勇于擔當的職業使命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幾次長江防汛抗洪斗爭中,王彬同志總是在第一線采訪報道,哪里有危險就沖向哪里。1991年夏天,長江支流舉水河發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王彬同志不顧生命危險執意要求隨舟橋旅戰士乘沖鋒舟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途中,沖鋒舟被激流打翻,王彬同志落入水中,危急時刻被戰士救起后,沒有退縮,圓滿完成任務;1998年夏天,長江發生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水災害,王彬同志再次請戰,奔赴抗洪搶險最前線,連續采訪報道40多天。8月7日凌晨,公安縣孟溪鎮虎渡河支堤潰口,乘坐沖鋒舟采訪的王彬同志在孟溪大垸再次落水被救。在這場慘烈的防汛抗洪搶險的斗爭中,他和兩位記者采制的錄音通訊《生死大決戰》獲得全國防汛抗洪好新聞二等獎。
兩次參與抗洪報道,兩次遇險,雖然至今心有余悸,但他說,無論何時何地,面對危難,記者都別無選擇。2003年春,當那場肆虐全國的“非典”來臨時,他再一次和同事一起,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深入到湖北省疾控中心層層設防的隔離病區采訪報道。走上領導崗位后,他始終不忘在急難險重的風口浪尖上考驗隊伍,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發生后,他都在第一時間派出年輕記者,冒著余震的威脅深入核心震區采訪報道。
截流龍口,他用執著揮灑勇于開拓的時代精神
王彬同志善于在重大事件的報道中創新開拓,彰顯時代精神。三峽工程大江截流以來歷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他都親身參與過報道。在大江截流和導流明渠截流報道中,由于沒有龍口現場采訪證,他裝扮成施工人員在截流前夜提前進入現場,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報道任務,在激烈的媒體角逐中,為廣播爭得巨大榮譽,有8篇作品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獎。
在三峽工程報道中,他參與組織、策劃了《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三峽工程下閘蓄水》、《三峽工程雙線五級船閘通航》等一系列大型現場直播;之后,他又先后策劃、組織了《申奧成功——今夜屬于中國》、《昭君故里選村官》等三項大型現場直播,均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現場直播年賽”二等獎。廣播界專家評價說,“以《昭君故里選村官》為標志,湖北電臺組織大型現場直播的能力,在全國省級電臺中處于領先水平!弊呱项I導崗位后,王彬同志始終站在廣播媒體傳播理念變革的最前沿,把現場直播和系列報道作為提升記者協同作戰能力、提高廣播區域傳播優勢的主要手段,開展跨地域、跨媒體、跨行業合作。先后聯合、推動中部六省電臺全國“兩會”聯合直播、第三屆中博會大型直播;聯合中央臺組織“中國第八屆藝術節”大型直播、推動湖北廣播聯盟建國六十周年大型直播。
2007年新聞綜合廣播成立之初,王彬同志堅定地提出“新聞立臺”的發展戰略,強化了媒體責任和記者的使命;極力倡導“更新更快更好聽”的傳播理念,提高廣播記者新聞的發現力、快速反應力和報道表現力;在全國省級電臺中獨樹一幟地提出打造思想媒體的傳播模式,實現新聞記者由單一信息發布向信息解讀與評析的實質性跨越,使媒體的品牌價值顯著提升,在全省收聽率排位由2006年底的第十位上升到前兩位,在武漢地區由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四位;在2008年全國省級電臺綜合實力評比中,新聞綜合廣播一舉躍升至第一陣營,名列第五位。
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
2010年3月15日
長江韜奮獎參評者代表作品推薦表
推薦單位 |
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 |
作者姓名 |
王彬 劉應欽 |
工作單位 |
新聞綜合廣播 |
作品標題 |
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
作品刊播單位 |
湖北人民廣播電臺 |
刊播日期 |
1997年11月8日 |
作品字數或時間 |
3分40秒 |
作品體裁 |
錄音報道 |
推薦理由(采寫簡況、作品評介、社會效果、獲獎情況等)
1997年11月8日,長江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留,這是三峽工程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舉世矚目。中外記者云集三峽,展開了激烈的新聞大戰。湖北臺記者發揚頑強拼搏,敢打硬仗的作風,在沒有一線記者證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進入新聞現場的最前沿,及時從龍口處發回錄音報道,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這篇報道高度濃縮了三峽工程大江截流的全過程,截取截流儀式啟動與合龍這兩個最具歷史意義的時刻,穿插必要的背景資料,準確地記錄了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的歷史事件。整篇報道結構緊湊,起伏有致,語言精練,簡短精粹。報道采用口頭播報的形式,記者的播報飽含激情,音響典型、真實、自然,特別是合龍的音響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十分典型而珍貴。
此報道榮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是當年度中國新聞獎評比同一題材新聞作品中除新聞攝影作品外獲得的最高獎項。
|
|
|
|
|
|
|
·現場報道·
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作者:王 彬 劉應欽
編輯:蔡祥斌 顧 新
現在播送湖北臺記者采制的現場報道: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記者播報:各位聽眾,我是湖北臺記者王彬,F在,我是在三峽工程大江截流現場向您報道,F在是上午8點20分,此時的長江風平浪靜,薄霧籠罩著江面。在上游圍堰左岸戧堤堤頭,依次排列著48臺自卸車,這些自卸車上滿載著各種石料,他們在等待著合龍的沖鋒號令。
各位聽眾,現在是上午8點50分,三峽工程大江截流總指揮部總指揮陸佑楣同志走到李鵬總理面前。
(出錄音)
陸佑楣:現在葛洲壩集團已經做好了龍口合龍的準備,大江截流總指揮部同意龍口開始合龍,請總理下達合龍令。
李鵬:現在,我宣布大江截流合龍開始!
(鳴炮聲、歡呼聲)
記者播報:上午9點,隨著李鵬總理一聲令下,3顆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大江截流龍口合龍之戰打響了。
各位聽眾,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大江截流時最大水深為60米,最大流量為11600立方米每秒,施工難度之大,在世界上前所未有。三峽建設者迎難而上,到10月27號,將790米寬的江面束窄為40米寬的龍口,合龍就是將這40米寬的龍口填平!
今天的截流之戰在長江左右岸4個堤頭共11個工作面全面展開。400輛巨型裝載車緊張有序地輪番在4個堤頭向龍口拋投石料。我們看到,大江兩岸,車如梭,人如潮,4萬多名當地群眾和移民載歌載舞,迎接一個偉大時刻的到來。
各位聽眾,我是記者劉應欽,F在是11月8號下午3點18分。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已經進行了6個多小時,現在,龍口已經縮小到3米左右,我們看到隨著龍口縮小,水流越來越急,濺起的浪花也越來越高。
(截流音響)
各位聽眾,現在是下午3點28分,最后幾輛裝載卡車聚集在龍口進行合龍攻堅戰,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了。ê淆堃繇懀┖,合龍了!現在是11月8號下午3點30分。
(音響)
李鵬:現在我宣布,長江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
(汽笛聲、歡呼聲,混)
李鵬總理向全世界宣布合龍成功以后,大江兩岸一片歡騰。
各位聽眾,下午3點36分,出席截流儀式的江澤民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對三峽工程大江截流給予高度評價。
江澤民:今天,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勝利實現了大江截流。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改造和利用大自然史上的一個壯舉。這必然給正在滿懷信心地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國各族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1997年11月8日《全省聯播》播出,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上一篇:關于推薦王茂亮同志參評“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公示的公告
下一篇:關于推薦全國“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參評人選的通知
Copyright © 2004-2021 www.chikyu-y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湖北傳媒網 鄂ICP備14006387號-1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 電話:027-88568125
久久综合-亚洲无码在线,亚洲精品,性欧洲精品videos,琪琪无码午夜伦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