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傳媒專業就業難的原因 著重分析傳媒就業的前景
發布時間:2016-09-09 16:50
6月份,大學里彌漫著畢業的氣息,接踵而來的是畢業后如何打算。無論考研,出國還是工作,都得付出一番艱辛。本文將對傳媒專業就業難的原因進行探討,并著重分析傳媒就業的前景。
人才供多于求,擇業應從長遠考慮
相對于其他專業,傳媒專業的就業范圍小,門檻高,處在就業壓力下的大學生認為電臺,電視臺等媒體的薪資優越,紛紛爭搶這塊香餑餑。事實上剛剛工作的媒體工作者因為消息來源少,薪資并不理想,只有資歷深厚的老記們,由于消息來源固定,報道的新聞多,薪酬相對比較優厚。專業學生為了進入傳媒工作一擁而上,這就形成了傳媒專業學生難就業的現象。
隨著傳播媒介的日益興盛,各大學也增添了不同的傳媒藝術類專業,播音主持,電視編導以及表演藝術專業在各大學基本普及,它對文化的要求比較低,對藝術的要求又不像音樂美術那樣需要從小培養,自然成了高中生踏入大學的捷徑。于是專業越設越多,擇業時競爭對手也愈來愈多,就業的壓力自然愈來愈大。已經面臨就業壓力的傳媒專業學生,不妨拓寬自己的選擇面,向各企事業單位投遞個人簡歷,不要被動等待“餡餅”的降臨。公務員,村官,社區服務等考試為畢業生打開了緩解就業壓力的大門,這也為正面臨就業問題的傳媒專業學生拓寬了擇業之路。
就業難不難,提高自身素質是關鍵
傳播媒介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必須是個雜家,什么都要懂都要會,這就要求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高。
首先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其次要樹立良好的志向。剛進大學的學生很容易被自由的生活吸引,忽視學習的重要性。傳媒專業的學生應該從大一抓起,培養專業的采編播能力,關注傳媒動態,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很多單位注重大學生的個人素質,做傳媒工作對個人素質的要求尤為嚴格。
傳媒工作者是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因此,傳媒專業大學生必須樹立良好的志向,以為民眾服務為榮,以傳播假消息為恥,努力做一個誠實的傳媒人。
傳媒專業的大學生在完成專業課之余,還應另學一技之長,以增強自我競爭實力,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各種針對音樂,表演,主持等方面的選秀節目都應成為訓練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最佳途徑。
切忌好高鶩遠,新媒體需要新力量
畢業來臨,有些傳媒專業學生只把眼光放在省市級單位上,對于縣級和更下級的單位甚少問津,其實省市級媒體早已人才飽和,而縣鄉級單位卻正缺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工資待遇雖然不能與省市級相比,但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也是很優厚的了。很多學生就算進入了省市級電臺,電視臺或者報社,也不一定能獲得與自身專業相符的崗位,因此,與其在大環境里荒度時光,不如將眼光放低放遠,到縣鄉級單位,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據《廣州日報》報道: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日益重要和各種門戶網、郵箱網、新聞網、下載網、音樂網、視頻網、招聘網等不斷涌現,如今,互聯網廣告業已異軍突起。網絡廣告人才需求迅猛,成為廣告業一匹不可小覷的黑馬。面對網絡廣告這個新鮮的傳媒力量,大學生應該努力精進自己的技術水平,爭取成為新媒體中的新力量,將技術與藝術結合,為中國數字媒體的發展做貢獻。
上一篇:2017年我國新增網民四千萬 手機支付用戶超五億
下一篇:伴隨傳媒行業飛速發展 傳媒人才的發展與就業現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