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體人鄧飛闡述中國公益現狀以及媒體責任
發布時間:2016-09-09 16:48
主持人:在探索媒體推動社會進步、公益發展領域,著名媒體公益人鄧飛先生一直走在最前列。接下來我們有請鄧飛與我們分享他在這方走面的感受。
鄧飛:媒體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鄧飛,我是《鳳凰周刊》的記者。去年三月份的時候我偶然地走到了公益的領域里面去了,我的朋友寫了一篇文章,他說“鄧飛打開了生活的另外一扇門去了公益,他以為只是一夜情,我們認為他也只是一夜情,結果他去了以后一去不復返,跑了!睆娜ツ晁脑麻_始我們連續發起了微博打拐、免費午餐,還有今年開始的大病醫保,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在試圖梳理我自己,一個媒體人中國的媒體和中國的公益在發生什么樣的故事。我一個媒體人又給中國的公益帶來了一些什么樣的東西。在這里向大家匯報。
第一方面,我們媒體人我這么一個媒體人首先帶來的是強有力的宣傳,免費午餐由于我們動員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持續不斷的去展現兒童的困境,給中國的公益帶來是從來惟有的社會動員,我們團結了城市的婦女,我們動員了年輕的大學生,還有明星企業家,我們讓各個階層參與進來,免費午餐倡導快樂簡單的公益,三塊錢大家都是慈善家。第三,因為我是一名記者,我很清楚任何事情我可以做得不好但是我不可以在里面有經濟問題,不可以貪污。所以我們也開辟了徹底公開透明的模式,免費午餐沒有招待費。第四,我們形成一個自己的體系,通過微博可以傳播信息,我們比任何一個時候都不需要自己借助其它媒體。這實際開創了微公益的模式,通過微博發起推動。
第二方面,中國的公益又給媒體人又給媒體帶來什么,首先對我們自己來說我覺得我找到一種新的力量,以前我做《鳳凰周刊》的記者寫了160篇文章揭露反腐,我們以前是真相的力量是鋒利的力量,現在找到一種柔軟的力量愛的力量,它也讓我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特別幫助這些孩子讓我扎根到中國的鄉村里面去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持幫助。對于媒體來說我們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一個新的方法去改變我們的社會,以前我們媒體履行的是監督強硬的監督,但是現在除了監督以外還有一種新的方法,我們不等不靠不哭不鬧不抱怨,我們自己動手起來。這樣的話我們像滾雪球一樣可以把一個事情滾的很大,讓我們中央政府能夠看見,能夠讓中央政府看到我們人民的心愿、民心、民意我們的誠懇誠意還有我們的效率,還有我們可以去解決一個社會問題的可能性。然后政府和我們民間可以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共同去實現一個公共政策的大規模的改變,就好像微博打拐我們改變了公安部的打拐制度,免費午餐中央政府投入160億地方政府配套200多億每年有400多億給孩子吃飯,大病醫保出來之后商業保險構建大病醫保,以后每個人都會有一份大病醫保。
第三方面,媒體和公益下一步怎么樣實踐。我作為三個公益組織的發起人執行者,我自己非常有感觸,中國的公益不容易,中國的民間公益更不容易,中國的微公益去年才大規模開始,我們沒有基礎沒有積累,屬于一窮二白,我們的民眾對中國的公益積怨深厚,這樣的環境里面怎么活下去?我背負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但是我很幸運我是媒體人,我現在還是媒體記者,我得到在場幾乎所有媒體伙伴們的支撐幫助,在這里謝謝你們。9月15號我在長沙親眼看到至少十臺車在我面前被砸掉,聽到憤怒的喊聲我聽到哭泣,我聽到我車里面另外一個人抄起電話打給移民公司,為什么我的移民還辦不下來,我要趕緊離開這個國家。諸位,我哭了。為什么哭了?我想起希拉里在哈佛大學的一個演講,她說中國在20年以后可能是全世界最貧窮的一個國家,因為中國有90%的有錢人和中國80%的有錢人正在移民。中國的問題確實很多,我作為一個調查記者我相信大家也知道中國有很多問題,但是需要我們去改變,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了方法,怎么樣聯合起來齊心協力光明合作實現改變,我們必須改變,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家。
謝謝。
主持人:謝謝鄧飛先生。從鄧飛先生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公益、參與公益,媒體已成為公益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想成為你自己的信息把關人嗎?快惡補媒介素養!
下一篇:李志宏:做一名有責任、有品格的新聞工作者